• 站点搜索:
新闻热线:0578-5122980| 邮箱投稿:yhxwwtg@163.com
镜头下的20年 | 郑土根:磨破50双鞋,只为守护这片绿
2025年11月07日 08:40  来源:   编辑: 卢伟峰 记者 饶珞铌

清晨七点,薄雾依旧笼罩着云和县崇头镇大湾村的山林,一声声清脆的脚步声,是62岁的郑土根发出的晨间问候。水壶、镰刀、山路,还有眼前这片他守护了21年的32416亩公益林,见证了他从青丝到白发的岁月变迁。作为我县首批护林员,他不仅用双脚丈量了这片青山,更亲眼见证了它们如何逐步转化为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

21年来,郑土根每天巡山至少两小时,走过的山路从不低于三公里。近50双鞋的鞋底在山石与草木间被磨平、磨破,可他对这片山林的守护之心,却像山间的古松般,愈发坚韧挺拔。郑土根的巡山路线并不固定,而是将整片山林划分为不同区块,进行周期性巡查。在日复一日的穿行中,郑土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熟悉每一片林区的地形,总能敏锐地发现病虫害,及时清理火险隐患。

2023年,智能巡护系统投入使用,他学会了用手机打卡、记录巡护轨迹。科技让护林工作更加高效,但他却从未放松警惕,而是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结合,对重点区域进行双重核查。21年来,这片林区未发生任何人为灾害。智能巡护系统记录下的100%出勤率,正是他无声却有力的答卷。

郑土根不仅是森林的守护者,更是生态变迁的见证人。过去,大湾村村民多以种植香菇为生,为配合公益林封山保护,他带头做思想工作,讲解公益林保护的意义,甚至挨家挨户劝说村民转行务工。起初,村民不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但郑土根没有退缩,他秉持着耐心,一次次与村民交心、劝导,慢慢消融大家心中的顾虑。他一边带头支持政策,一边挨家挨户为村民算“长远账”:“林子护好了,不仅有生态补偿,将来还能搞林下经济。”在他的努力下,不少村民转变了观念,开始理解并支持封山育林。

如今,山林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花树桥”“外排”等片区从荒坡变成密林,林下花草愈发丰富,山里的空气更清新;村民们也成了山林的守护者,经常主动跟郑土根反映火险隐患;林下种植的雪梨也成了增收新路子。“以前靠山吃山种香菇,现在村民在外搞副业、家里有林下收益,日子越过越好了。”青山不语,却见证着一位普通护林员二十一载的执着与一座村庄的绿色转身。

童话云和
微信公众号
童话云和
新闻客户端
网站地图
首 页 热点关注 时政新闻 本地新闻 公告公示 新闻图片 专题专栏 媒体看云和 网络问政 丽水辟谣网
省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1-81050678 微信:wangxinzhejiang 邮箱:wangxinzhejiang@qq.com
云和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8-5131068 微信:tonghuayunhe 邮箱:tonghuayunhe@163.com
云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云和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2 浙ICP备2021001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