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搜索:
新闻热线:0578-5122980| 邮箱投稿:yhxwwtg@163.com
以“生态地”破题,云和探索生态与经济双向奔赴新路径
2025年10月10日 09:12  来源:   编辑: 卢伟峰 记者 陈雅雯

“枕着湖光入眠,伴着青山醒来,这样的假期超治愈。”10月4日一大早,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婧迫不及待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前一天在云和湖仙宫景区的旅行体验。而她此次所入住的“星湖小筑”酒店,正是全国首宗“生态地”上的“作品”。

2020年,我县率全国之先,积极探索“经济产出价值+生态环境增值”的生态资产评估核算方式,以137%溢价率成功挂牌出让位于紧水滩镇仙牛岛上一宗493.62平方米的土地,并获得9.75万元生态环境增值。这一探索,让“生态有价”从理念变成了可量化的现实。

“当时,我们看中的就是这块地的生态价值,对这里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如今,再次走进这块“生态地”,这里已建起了高品质的酒店。负责人王杰告诉记者,国庆期间,酒店几乎天天客满。在电商平台上,记者也看到,标价500元至800元一晚的客房近期也均显示“满房”状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的市场化表达,以“生态地”出让为创新抓手,成功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特色路径,让“生态地”成为推动“两山”实践的新载体。

“目前,项目招标公告已正式发布,计划10月份动工建设。”今年7月,县农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593万元价格,成功竞得了石塘镇原石塘小学地块。该公司建设管理部相关负责人黄晓锋告诉记者,作为“生态地”,该地块获得了66.39万元生态环境增值金,专门用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生态地’不仅让生态价值得到量化,更构建起‘生态保护—价值变现—再投入生态’的良性循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伟军介绍说,为了确保将“生态地”出让后获得的生态环境增值资金用于生态保护,我县还专门设立“两山生态基金”,将所有“生态地”出让产生的增值资金全额注入,专项用于生态环境改善与修复。

此前,紧水滩镇石浦村星空泳池侧面山体、金水坑村桥头山体发生塌方,当地政府从基金中提取89万元,迅速开展修复工程,不仅恢复了山体植被,更保障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取之于生态,用之于生态”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县已陆续推出紧水滩镇燕芦文化创意基地、安溪乡商服用地等12宗“生态地”,共获得486.45万元生态环境增值资金。

“以往土地定价多聚焦地段、配套等经济因素,却忽略了优质生态本身的价值。而‘生态地’的创新实践,正是打破了这种单一定价逻辑,将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可量化、可变现的经济价值,既让土地出让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也为生态保护注入了可持续的动力,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奔赴。”陈伟军说。

童话云和
微信公众号
童话云和
新闻客户端
网站地图
首 页 热点关注 时政新闻 本地新闻 公告公示 新闻图片 专题专栏 媒体看云和 网络问政 丽水辟谣网
省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1-81050678 微信:wangxinzhejiang 邮箱:wangxinzhejiang@qq.com
云和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8-5131068 微信:tonghuayunhe 邮箱:tonghuayunhe@163.com
云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云和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2 浙ICP备2021001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