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暮色渐浓,浮云溪畔绿道上的“云兔卯卯小火车主题空间”里,年轻人们捧着咖啡,透过车窗望着溪畔跑步的人群。“每天都有很多人骑完车、跑完步经过我们这里会进来坐坐,喝杯咖啡,和朋友聊聊天,周末的客人更是络绎不绝。”浙江云创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洁告诉记者。
这家以云和木玩元素打造的复古小火车造型的咖啡店,已成为市民休憩、打卡的网红点,在这背后是云和以绿道为纽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自2018年我县围绕“一城、一带、一园”理念推进绿道建设以来,我县以浮云溪为轴线,巧妙串联县城、云和湖与云和梯田景区三大板块,构建起“休闲廊道+亲水绿道+乡村古道”的全域绿道网络体系,让散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实现“串珠成链”,截至目前已完成绿道建设275公里,累计投入资金9.35亿元。
漫步浮云溪畔,随处可见悠然漫步的市民和游客。绿道建设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更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绿道建设中,云和注重融入木玩、雪梨等本土元素,精心植入船帮文化特色,配套建设了木玩主题驿站、石上清泉、林荫萌小憩、凭山听湖等57处景观点和配套设施,实现“一站一特色,一段一主题”。
除了爆红的“云兔卯卯小火车主题空间”,后山段的“童话书房”则将运动与阅读休闲完美融合,这里既有舒适的阅读空间,又紧邻绿道骑行道,运动后捧一本书静坐窗边,成为市民与游客青睐的休闲方式。“这里环境好,我周末经常和孩子运动完就来看看书。”正在书房内挑选书籍的张如娟说道。不仅如此,环云和湖绿道沿线,木玩造型的指示牌、雪梨图案的休憩长椅,处处彰显着云和的独特韵味。“目前,环云和湖绿道规划总长55公里,已建成7.41公里。我们正加速推进剩余的工程量,预计2026年实现全线贯通,届时将与浮云溪绿道、乡村古道无缝衔接,形成总长324公里的绿道网络,进一步织密全域旅游的‘交通网’。”项目负责人蓝叶枫说。
依托日益完善的绿道网络,云和成功串联起云和湖、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等34个核心景点景区,以及28个传统古村落,精心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云和的山水之美与人文底蕴。同时,我县还在绿道沿线科学布局生态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建成石塘镇规溪村雪梨示范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精品采摘园,每到雪梨成熟季,游客沿着绿道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新鲜果实,既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也让农户的腰包越来越鼓。据统计,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约1.6万元,真正让生态资源变成了富民资本。“现在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雪梨根本不愁卖,今年已经基本摘完了。”基地负责人王建友说。
除此之外,云和还充分利用绿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适宜的地形坡度,举办了全国级、省级体育赛事。赛事期间,绿道沿线的民宿入住率飙升至90%以上,带动餐饮、住宿等直接消费超3000万元。
如今,在云和,绿道早已超越“出行通道”的单一功能,成为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富民增收于一体的复合型发展载体。随着环云和湖绿道全线贯通的临近,云和还将坚持以“绿道+”串点连线、以线带面,进一步拓展“绿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计划增设主题驿站、生态科普点及非遗展示区等多元业态,让绿道功能更趋完善。从串起绿水青山,到以创新实践激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新密码,云和绿道正为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