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搜索:
新闻热线:0578-5122980| 邮箱投稿:yhxwwtg@163.com
云和扎实推进搬迁“后半篇文章”见实效
2025年10月24日 09:45  来源:   编辑: 卢伟峰 记者 陈雅雯 通讯员 潘悦

前不久,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的“和坪邻里”服务驿站正式揭牌启用,200余名掌握电器维修、管道疏通等一技之长的下山居民注册成为驿站的“邻里师傅”,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接单-上门服务”的模式,实现就业增收与社区服务的双赢。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推动搬迁群众“下得来”更“富得起”,作为做好搬迁群众“后半篇文章”的核心目标,以“培养技能型干部、建设技能型政府”为牵引,通过加强就业平台搭建、加大技能培训供给、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困难群体帮扶等举措,持续为搬迁群众“赋能”,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

“以前在山上只会种地,下山时最发愁的就是找不到活干。”日前,正在大坪社区参加来料加工培训的王大姐道出了许多搬迁群众的心声。为有效帮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我县以技能型干部为先锋,创新打造“技能进阶+创业孵化”双循环服务体系,推动属地街道的干部组建“就业帮扶与技能培训团”深入一线,将培训课堂直接开进安置社区,根据搬迁安置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今年以来,我县已开展家政服务、电商运营、养老护理等各类培训30余场,惠及群众超1200人次。

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我县还积极构建“全链共富”体系,将木玩、雪梨等特色产业链向安置社区延伸。元和街道南山小区的“木玩共富工坊”是聚焦下山转移群众及困难群众就业而建设的“致富坊”。依托政府搭建的“云和木玩共富工坊”数字平台,工坊主理人李宏梅通过“居家就业+集中生产”模式,让小区里的留守妇女、残疾群众等足不出户就能拿到稳定收入。而如今,像这样建在安置社区及周边的工坊,我县共有14家,提供盆景种植、木玩组装、平车加工等就业岗位超1000个。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我县充分发挥技能型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一联十”帮扶机制,排摸分析群众就业需求和技能水平,“一户一策”建立就业档案,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包含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内容的“幸福清单”。截至目前,已通过这种精细化、技能化的帮扶方式,成功帮助300余名困难群众稳定就业。

从“邻里师傅”的灵活就业,到“共富工坊”的居家增收,再到“幸福清单”的精准帮扶,我县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每一位下山搬迁安置群众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坐标。目前,我县累计完成异地搬迁群众4万余人,近60%的山区农民走出深山,融入城镇,在新环境中开启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童话云和
微信公众号
童话云和
新闻客户端
网站地图
首 页 热点关注 时政新闻 本地新闻 公告公示 新闻图片 专题专栏 媒体看云和 网络问政 丽水辟谣网
省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1-81050678 微信:wangxinzhejiang 邮箱:wangxinzhejiang@qq.com
云和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8-5131068 微信:tonghuayunhe 邮箱:tonghuayunhe@163.com
云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云和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2 浙ICP备2021001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