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赤石乡南山湖自然村的“宿野”稻田创富综合体建设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据赤石乡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成功流转9栋闲置农房,每年租金收益可为12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并带动周边多名低收入农户务工。

近年来,以公园乡村建设为牵引,我县创新实践“项目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模式,采取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帮扶,帮助有条件的农户通过增加就业、发展产业进一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在家门口务工,顾家和挣钱两不误。”近日,在元和街道梅湾村溯溪步道工程项目现场,几位村民正紧张忙碌着。元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从规划阶段就优先考虑本地劳动力,不仅降低施工成本,更能让村民直接分享发展红利。溯溪步道建成后将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带动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在项目驱动过程中,我县还积极落实农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明确由财政资金给予补助的农业农村项目,需签订联农带农协议,带动农户务工就业。截至目前,已实现安溪畲族乡整乡运营,张家地村、赤石村等6个村整村运营,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30余个,上岗农户人均月工资稳定在3000元以上,真正实现“项目建起来,群众富起来”。
据悉,今年以来,我县纳入村级工程“集体建”项目110余个,可新增群众就业岗位550余个。下一步,我县将继续锚定“项目惠民、就业富民”目标,让一个个落地生根的项目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参与乡村建设中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