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塑造着民族的品格。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8月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浙江卫视晚八点档播出。该专题片开播后,在云和引发了大家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的文化自信,更为云和考古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这里是我们云和考古工作站,像我身后的这批文物,都是历年云和考古工作取得的成果。比如这块夹碳红衣陶片,出土于云和黄山上遗址,距今有8000多年历史;而这批影青瓷,出土于北宋‘叶光妻梅夫人墓’,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克新在考古工作站的文物储藏室内,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云和各大遗址、古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眼里闪烁着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怀。杨克新说,观看了《文化的力量》专题片后,让他更加了解了文化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地方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让他对文物考古工作的意义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感悟,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文物考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第一集《文以立心》中蕴含着关于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启示。近年来,云和陆续发现了新石器早期的黄山上遗址,发现了跨越良渚文化、好川文化、肩头弄文化的显圣湾遗址,独山西周土墩墓群等80多处先秦遗址,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形成了云和从新石器早期到夏商周时期清晰的历史脉络,让云和从可探知的500多年建县历史跨越式延伸至8000多年的新石器早期。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极大丰富了云和乃至瓯江流域文化的内涵。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云和高度重视文物与遗址的保护工作,不仅建立完善的遗址保护机制,还加强对文物的科学修复与维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云和县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当中,它将以考古成果为支撑,建成后,是呈现8000多年来云和先民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奇迹的平台,也是展示浙西南、闽北、赣东山水相依、文明交融的文化窗口,更是瓯江文明踏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化动力。”杨克新说,下半年,在云和县博物馆开馆之际,将举办浙西南、闽北、赣东学术研讨会,届时会有一百多位考古大咖参会,将极大推动文化研究、传播与发展。
接下来,云和将会继续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力量的支持下,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进一步开展考古勘探、发掘,深入成果研究,提炼成果价值,丰富成果内涵,形成区域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加大与浙西、闽北、赣东等区域成果交流,形成区域文化圈,增加文化辨识度和感染力。同时,加大宣传推广,举办考古小学堂、区域考古成果交流展览等特色活动,让公众认识考古、走进考古,增加公众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