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CCTV1综合频道、浙江卫视晚八点档播出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每晚一集。这部聚焦文化发展的专题片,让云和木玩企业深刻感悟到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纷纷表示将以文化为引领,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观看专题片后,我对文化的力量有了更深理解。作为扎根云和的本土企业,我们始终把木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县金成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晨感慨道,除了广受欢迎的榫卯古建系列外,近年来,企业以云和梯田千年农耕智慧为灵感,推出“老童木玩”农耕文化系列和传统智慧养生系列产品,将插秧、舂米、晒谷等农事场景,以及水车、蓑衣、稻桶等传统农具转化为可展示可活动的木制玩具。这些产品不仅走进了儿童劳动教育课堂,还被一些博物馆收藏,真正实现了“让乡土记忆活起来”。
叶晨说,接下来,企业将朝着“深耕文化、科技赋能”的方向前行。一方面,深挖文化基因库,系统整理当地农事歌谣、节气习俗等非遗内容,开发“梯田物语”故事玩具;另一方面,利用AR技术升级沉浸式体验,扫描玩具可触发梯田劳作动画,让孩子“亲身参与”割稻打谷。此外,企业还将探索“木玩+文旅”模式,在工厂设立工业旅游线路与互动工坊,让游客动手制作玩具。“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云和木玩从‘传统制造’转向‘文化智造’,把梯田里的‘锄头精神’变成全球孩子喜爱的中国故事。”叶晨表示,企业将以《文化的力量》为指引,把木玩变成播种文化自信的种子,让世界不仅记住“云和制造”,更爱上这片土地长出的中国智慧。
一条产业链,半部发展史。木制玩具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价值,鲁班锁蕴含着基石的机械工程,七巧板里面包含基础数学和几何学,而华容道则更是中华智慧。50多年来,云和木玩在传承传统匠心的同时,不断拓展新视野,以木相承,从传统生产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产品输出走向品牌与文化输出,努力探索与动漫、幼教、旅游、养生养老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致力推动木玩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持续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成为独具地域人文特色的“童话文化”产业。目前,全县共有木玩生产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木制玩具产品达十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产品畅销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6%、世界的40%,拥有“云和木玩”“云和教玩”两大集体商标。
“文化不仅是精神内核,更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云和木玩企业家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投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具有云和特色的木玩文创产品;加强与文化机构、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与科技含量;借助文化活动与平台,讲好云和木玩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木玩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云和木玩带着深厚文化底蕴走向更广阔市场,为云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