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浮云社区的“童享课堂”公益暑托班在一场精彩纷呈的“垃圾卡片分类挑战赛”中落下帷幕,在温馨的氛围中,今夏的暑期全托班仿佛一场“及时雨”,既让孩子们收获了新知识,更解决了家长们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以往,寒暑假孩子“去哪儿”“谁来看”,是许多家长年年遇、年年愁的烦心事,尤其对于分秒必争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基本没有“带着孩子上班”的选项。聚焦市民期盼,今年暑假,云和以深化党群服务中心“一十百千”服务优化行动为抓手,建机制、聚资源、排课程,广泛发动全县各部门力量,打造“童享课堂”假期公益托管服务项目,为300余名有看护需求的孩子搭建起了家门口的学习乐园。
“部门合力是关键,我们希望呈现的,就是公安讲反诈、团委讲党史、文化馆讲戏曲这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场面,让孩子们参加的每一堂课,既丰富有趣,又硬核专业。”云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金华介绍。据初步统计,今年夏天,云和有近20个部门为暑托班提供课程服务,14个村(社)提供授课场地,有效化解了以往暑期班资源支撑弱的难题。
由此,丰富的暑期课程在云和遍地开花。在全县最大的下山转移安置社区大坪社区,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趣味实验,为孩子们揭秘神奇的伯努利效应;东门社区里,专业文艺工作者与孩子们合奏二胡、中阮,悠扬旋律余音绕梁,久久回荡;而在解放社区,青年创业者们以最新产品作范例,生动讲述蕴藏在木玩产业与玩具里的传统文化……7月7日至8月8日,全县各社区累计开课76节,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编织出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课程之外,云和同步启动“春泥计划”,以图书馆、文化馆、游泳馆、青少年宫为主阵地,联动82家农村文化礼堂、1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地取材打造“第二课堂”,开展红色教育、文体活动、特长培训等活动600余场次,仅在乡镇(街道),就有2000余名农村未成年人受益。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势,让全县的青少年儿童做到‘教育有课堂、交流有地方、活动有去处、娱乐有场所’。”张金华表示,当前,云和已对参与托管服务的所有儿童进行信息建档立卡,并签订《托管服务协议》及《安全告知书》,制定涵盖管理老师职责、学生管理制度等内容的“童享课堂”管理制度19条,让完善的制度为安全保驾护航,守护好孩子们快乐的课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