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5月6日云和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云景生态产业园)房屋征收工作动员会发出征收“总动员”,到2024年9月18日云景生态产业园项目签约工作以99.7%的签约率迎来阶段性收官,时至今日,“云景”项目的进展依旧牵动着无数云和市民的心。近日,云景生态产业园项目征收“后半篇文章”再传捷报,资圣寺、祖师殿、项氏宗祠等文保点和长田文化礼堂等村集体房屋全面完成拆除。
“在攻坚阶段,片区创新实施‘一户一策’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尾留户项某因肢体残疾,对未来的生计问题有较大担忧,对征收工作的抵触情绪也较为强烈,初期坚决闭门拒访。为此,攻坚专班连续多日登门,顶着烈日在院墙外讲解政策,最终依靠‘先安顿后征收’的诚意打破了僵局。”白龙山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专班反复筛选对比,为项某找到了兼顾便利性和安全性的经营点,凭借着持续沟通与务实举措,让历时半年的攻坚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收官不松劲、交地不停步。2024年以来,类似的征收故事持续涌现:既有居民携“为人民服务”锦旗致谢调解保障队,感谢工作人员连续三个月走访取证,为其认定合法社员身份,争取到应得的集体山林征收补偿款;亦有片区创新组建文保迁建顾问团,汇集项氏宗亲代表、长田经合社两委、县民宗部门、县文保中心及民间信仰人士的意见建议,推动浙江省贸易公司、财政厅、警察厅旧址等3幢古民居,资圣寺、项氏宗祠、祖师殿等3处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场所,以及3处百年古墓葬顺利迁建,在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工程进度质量、社会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建设的“双推进”。
据统计,自征收后续工作启动以来,白龙山片区累计化解房屋、土地、山林权属等矛盾纠纷297起,妥善处置信访案件32起,迁移坟墓2085穴,完成399亩共计7.98万立方米的优质耕作土剥离与455亩的土地清表平整,实现了耕作层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还总结提炼了“专业主导+多元参与”文保工作模式、“拆建分离”管理模式、立体化矛盾纠纷治理体系、“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司法联动保障、专班攻坚突破、政策精准供给”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等多项工作机制,深度契合征收工作现实需求,为县域征收工作树立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作为云和县史上单体项目征收规模最大、涉迁主体数量最多、历史遗留问题最为复杂的重大战略工程,云景生态产业园项目涉及征收户413户、人口1450人,截至当前,已累计完成签约、腾空、拆除412户,完成率达99.7%,拆除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助推项目完成土地平整450亩。仅剩的最后1户,也已依法依规启动司法征收程序,将通过政策协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全面清零。
立足新起点,白龙山片区正倒排时间、统筹力量,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势,持续推进房屋腾空拆除、矛盾调解、政策扫尾等征收“后半篇”工作,确保做到政策执行公平公正、操作程序规范透明、遗留问题化解清零,全力保障850亩土地平整目标如期达成,为县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